長臍紅豆
別名 長眉紅豆、打蛀母、大葉食蛀、山馬母、山石朝、鴨雄青等
學名 Ormosia balansae Drake
科屬 豆科紅豆屬
形態(tài)特征 常綠喬木,樹干通直,高可達30米,胸徑達60厘米;幼樹樹皮灰色,平滑,大樹樹皮淺灰褐色,細縱裂;小枝圓柱形,密生褐色短氈毛。奇數(shù)羽狀復葉,長15-20(-35)厘米;葉柄長2-6.3厘米,葉軸長1-5(-9)厘米,葉軸最上部一對小葉處延長1-4厘米生頂小葉,葉柄及葉軸均密被短毛;小葉2-3對,近花序處通常3枚,革質(zhì)或薄革質(zhì),長圓形、橢圓形或長橢圓形,長(5-)8-13(-20)厘米,寬(2.5-)4-5.5(-8.5)厘米,先端鈍,微凹或急尖,稀漸尖或尾尖,基部圓或?qū)捫ㄐ?,上面無毛,或中脈上有微毛,下面多少有淡黃色平貼短氈毛,中脈上面微凹,下面隆起,側(cè)脈16-17對,與中脈成50°角,兩面均隆起,細脈上面隆起,下面不明顯;小葉柄長5-9毫米,有短毛。大型圓錐花序頂生,長約19厘米,在花序下部的分枝長達20厘米,常腋生;總花梗及花梗密被灰褐色短茸毛,花梗長2-3毫米;萼齒5,不相等,上方2枚三角形,其余的披針形,密被褐色絨毛;花冠白色,旗瓣近圓形,具短柄,翼瓣與龍骨瓣長橢圓形,瓣柄細長;雄蕊10,不等長;子房密被灰褐色短絨毛,花柱無毛,胚珠2粒。莢果闊卵形、近圓形或倒卵形,長3-4.5厘米(不包括果頸),寬2.4-3厘米,在種子處隆起,喙偏斜,果頸長3-4毫米,果瓣薄革質(zhì),質(zhì)脆,密被褐色短絨毛;花萼宿存,有種子1粒,稀2粒,種子紅色或深紅色,圓形或橢圓形,長1.3-2厘米,寬1.2-1.7厘米,種臍長約1.5-1.8厘米?;ㄆ?-7月,果期10-12月。
生態(tài)習性 常生長于海拔300-1000米的山谷溪畔陰濕的闊葉混交林中。為中國海南山地常綠季雨林常見樹種。適生于年平均氣溫20-24℃,最冷月平均氣溫14℃,年降水量1400-1800毫米,土壤為磚紅壤。喜光樹種,常與山烏桕、臺灣錐栗、黑格、黃杞、黃牛木、旱毛櫟、老葉紅豆、青岡櫟、大沙葉、臺灣栲等喬木混生。
產(chǎn)地及分布 分布于中國江西、海南(陵水、保亭、瓊中、三亞、東方、昌江、樂東等地)、廣西(上思、防城、欽州和桂平)、廣東(和平)、云南(河口)和江西等地;越南也有分布。
用途 經(jīng)濟:木材黃褐色,心邊材區(qū)別不明顯,有光澤。紋理直或斜,結(jié)構(gòu)細勻,輕軟,干縮小至中,強度弱,稍開裂,不耐腐,易受蟲蛀,易切削,切面光滑,油漆后光亮性一般,易膠粘,握釘力弱,供一般家具、建筑、農(nóng)具、造紙原料等用。
觀賞:長臍紅豆為優(yōu)良的園林、行道綠化樹種
繁殖與栽培 莢果于9-11月成熟,采回后攤開晾干。莢果裂開,不開裂的用小錘輕打莢果,取出種子,種皮致密,千粒重770-836克。種子用清水浸種24小時,未泡脹之種子可取出繼續(xù)用此法處理,待種子吸水后即播。沙床撒播后用小木板輕壓種子入沙內(nèi),略見種子,后覆沙土1厘米,蓋稻草或用遮光網(wǎng)搭蔭棚遮光,每天早晚淋水,20天左右開始發(fā)芽出土,發(fā)芽率達90%以上。用芽苗分床或移入營養(yǎng)杯中培育,1年生苗高達40-50厘米,即可出圃栽種。
(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,不做任何商業(yè)用途,如有侵權(quán)請私信刪除)